0/1
教师的填报负担有多重?
要说高校老师最不愿意面对的时刻,当属每年必经的评估、考核、申报、审批、总结之时。年复一年的烦琐整理和超载的填报量让老师们不堪重负。
举个栗子,如果你是教师中的积极分子,同时申报项目、评优、评职称、评职务、出国交流等,满打满算一年内大概需要填60份表格。遇到诸如国家社科项目中的重大项目申报,仅单项申报就需要填写多达60页至180余页不等。
在曾经面向学校开展的“减负”调查中,就有众多教师反映深受检查多、评比多、材料多的困扰。其中27.98%的教师认为,过量的填报工作已“严重影响了正常教育教学”;65.97%的教师认为“有影响,且牵扯了自己一部分精力”。
其中,大量重复的填报工作更成为老师们的“痛中之痛”。比如姓名、性别、证件号码、出生日期、学历等基本不变的信息,经常性重复填写。加之不同部门设计的表格数据差异较小,导致老师常有相同数据“次次填”的感觉,令忙于教学科研的教师疲于应付。
除了重复填报的麻烦,表格的提交审批环节对教师同样“不友好”。来回跑多个部门签字盖章,耗时费力是常态。从曾经引发全网热议的高校教师审批事件就能窥见一二,该老师申请出国开会的审批,耗时2个多月,往返于学院、人事处、财务处等各部门不下10次。
面对这一现状,值得思考的是,当诸如填表工作等非教学负担一再“反客为主”,令教师分身乏术的时候,教师们作为教学和科研的主力军,还如何有精力来为自身充电,提高教学质量,助力人才培养呢?
0/2
如何切实为老师“减负”?
面对如此繁重的填报工作,学校为老师“减负”已势在必行!“减负”不只是响亮的口号,更应落到实处,让老师得以解放,潜心教学。
尽管大量的填报工作给教师带来负担,但我们仍需承认,表格化对于规范工作、呈现教学成果、体现项目运作绩效的积极作用,也为学校积累了宝贵的数据资产。
那么,如何做到保障学校数据资产的同时,又能为教师的填报工作减负?提升学校的数据采集信息化水平显然是最有效的手段,通过让网络化填报搭上“大数据”的顺风车,实现“数据多跑路,老师不跑路”。
多年来,安博体育也一直在探索更科学、更有效的方式,为教师的填报工作减负增效。通过深入了解教师在填报过程中的痛点问题,三盟推出AIoD智能数据“一表通”系统(简称“一表通”),帮助高校建设智能型数据填报服务平台。
▲一表通产品架构
在功能上,“一表通”通过整合校内业务系统数据,打通数据孤岛,解决了老师填表多、填表信息重复、审批流程耗时长、数据统计难等问题,让老师们“轻装上阵”!
/减少填报工作量
“一表通”提供的自动填充数据功能,能基于老师的历史填报内容或校内业务系统数据,进行自动填充。老师在填写时,历史数据就会弹出,无需重复填写,大大减轻填表负担。
/提速审批时间
在“一表通”上进行工作填报、申请填报、材料申报时,均可线上提交审批,极大程度缩短了审批周期。老师“不跑路”,还能通过平台实时查询审批结果。
/减轻汇总工作量
通过“一表通”系统的汇总表功能,能够将历史填报的表单数据进行汇总生成新的汇总表,减轻了老师汇总数据的工作量。
此外,该系统还有助于为学校打通数据孤岛、提高数据质量,实现各业务系统数据再利用。从节能减耗的角度看,通过“无纸化”的填报机制,也让学校避免了大量的材料纸张的消耗,节约了财政支出费用。
0/3
“一表通”建设已成为主流
目前,“一表通”系统建设已成为众多高校为教师“减负”的重要信息化手段。而走在教育信息化前端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,已率先完成数据智能“一表通”系统的建设。
三盟“一表通”通过对中南财大现有数据高度集成,接入学校已有的人事、科研、教务、学工、研工、图书馆等部门的数据。完成创建表单63个,编写数据集58个,每年能为教师减轻70-80%的填报工作量和审核工作量。
通过“一表通”的实施,帮助中南财大实现了智能填报,一次填报,多次复用。让老师的填报工作以核对为主,更加便利和快捷。同时也为学校积累了宝贵的数据资产,为科学管理提供决策支撑。
近年来,与“减负”相关的文件、政策、讲话不断出台。面对教育界这一重点关注的问题,推进信息化建设来为教师“减负”已是大势所趋。通过一表通的建设,将有助于早日让教师从填报的重担中解放出来,聚焦教书育人主业,从而提升学校教学水平。